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回眸四十年】西安交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8-12-28

2018年6月16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2018届215名“荣誉毕业生”接过象征着圆满完成学业的荣誉教育证书,准备开启他们人生新的篇章。他们当中,接近八成的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有多人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不知不觉间,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

顺应国家发展 人才培养试点在改革序幕中起步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李政道等知名科学家就开始对人才培养事业颇为关注。1972年,李政道建议中国应尽快加强基础人才培养。1978年,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对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在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西安交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开展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经充分酝酿,学校于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办工科教学改革试点班,在重视普通本科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对少数优异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以造就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从1984年起,到2003年停办,共招生856人,其采用的动态进出机制、以高起点、大难度、少学时、严要求的教学原则以及有针对性的专门培养计划,为后续钱学森试验班的建设起到了极好的借鉴作用。

紧接着,学校1985年开办少年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少年大学生,实行“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以培养知识能力品行全面发展,能在未来跻身于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卓越人才。当时全国创办少年班的学校中至今保存完整建制的学校仅剩西安交大和中科大,而西安交大是唯一一所从初中生中招收少年大学生的学校,目前每届招生人数120人左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一套超常少年的选拔与培养体系,也为学校后期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响应钱学森之问 多学科育人探索逐步发展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人民科学家、当时已94岁高龄的钱学森。钱老一直十分关心和关注国家的教育事业,他满怀感慨地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也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为此,西安交大依托拔尖人才培养优良传统和经验,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2007年,以钱老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教改试点班成功经验,开办“钱学森试验班”。“钱学森班”遵循钱老“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指导,构建基础宽厚、学科交叉、文理互补、综合集成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同年,本着基础临床融合与贯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遵循“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创办“侯宗濂医学试验班” 以全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探索。

200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西安交大入选首批11所试验计划高校。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由学校领导牵头,建立拔尖计划专家委员会,分别创办数学试验班、物理试验班,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领域大胆探索,着力形成“知名教授担纲、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文精神塑造、基础学科与工程学科结合”的培养特色。

2012年,学校完善组织机制建设,成立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形成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联系紧密,具有反馈机制的拔尖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构建了“跨界对接、破格选拔、贯通培养、理论共享、广育英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拓边界、增质量,荣誉教育新模式走向成熟

   

2016年12月,学校依托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基础,整合资源,以钱学森学长名字命名,成立钱学森学院,形成集教学改革与研究、学生培养模式探索、教学运行、国际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多功能一体的完备人才培养荣誉教育体系,标志着拔尖人才培养内涵向荣誉教育发展。同年,创办化生试验班、计算机试验班,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领域又迈进一步。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主动顺应国家人才培养的宏伟蓝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钱学森学院积极探索,以期在拔尖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作出成绩。一方面,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合作,创办“人工智能试验班”,努力探索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在蒲忠杰、张月娥等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实施“越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首创“校友+”公益教育实践新形式。至此,学院已建立9类拔尖试点项目,覆盖每届550余名学生,在C9高校各荣誉学院中班级类型较多,学生规模较大,选拔和培养的许多做法在国内同类荣誉教育院校中颇具影响力。

集大成、育人才,三十四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历经34载风雨,西安交大拔尖人才事业从艰辛初创到开花结果,各类试验班各具特色,成绩斐然,已形成一套独具交大特色的育人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在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强调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读百本经典、听百场讲座、识百位名师、参与百场活动”的“四个一百”育人行动,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员训练中心、战略支援部队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高尚品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爱国奉献精神。

2.优中选优的选拔方式。形成完备的高考选拔体系和以笔试面试为核心的“四模块”入校选拔体系,着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创新潜能。以竞争分流淘汰机制为重要保障,确保学生真正适应试验班的学习生活。钱学森学院每年通过校内自主选拔200人左右加入各类试验班。

3.突出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为试验班学生在课程安排、交流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案,重基础知识通识教育,强化数理思维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另一方面,广泛采用“课堂授课+讨论课(习题课)+口头报告”的方式安排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钻研。此外,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艺术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4.优质多元的师资团队。形成了国内外著名院士、学者组成的首席科学家团队;聘任校外知名教授、校内优秀师资结合的主讲课教师团队,校外科研院所、企业杰出人士及校内优秀师资组成的校内外学业导师团队;踏实教学、热心付出的项目主任管理团队。学校邀请徐宗本院士作为数学试验班首席科学家,邀请麻省理工学院李巨教授作为物理试验班首席科学家;邀请钱伯初教授、马知恩教授等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学生开设基础课程,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教授、苹果公司副总裁卢雷先生等为学生指导学术与生涯发展。课上有教学名师,课下有学业导师,课外有校友导师,使试验班学生接受最高水平的指导。

5. 浓厚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氛围。与国外一流高校及研究院所签署20余项联合培养协议,大力支持和保障试验班学生的出国交流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流的学术氛围和条件,培养国际化视野。试验班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都能够获得出国交流机会。以数学、物理试验班为例,2009年以来,数学、物理试验班520名学生中,派出交流462人次,在校期间出国交流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34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各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共招收3497名学生,毕业1723名,超过80%的毕业生都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在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中有美国工程院院士锁志刚教授,也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陈曦,有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也有阿里云首席安全专家吴瀚清,有全球前35位未满35岁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郑海涛,也有45岁就担任广西壮自治区副主席的杨晋柏。刚刚毕业的学生中,有的已在《自然》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也有的师从丁肇中、纳什等世界顶级科学家从事科研。

34年硕果累累,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倾力指导,更离不开无数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正如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成就,是一步步努力拼搏奋斗出来的结果。随着拔尖计划2.0的启动,国家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随着学校创新港建设完成、“双一流”建设迈入决胜阶段,从事拔尖人才培养的全体教职人员,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