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团委主办,学生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公益之星”大赛决赛暨陕西省第一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选拔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在兴庆校区丝路大讲堂举行,百余名观众作为大众评审团参与到了此次“公益之星”的评选当中。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卫滨、团委副书记李开贤,陕西省泰发祥助学助老基金会秘书长陈静,西安市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总监王勤,陕西省千善基金会项目总监石晨晨,西安交通大学志愿者服务中心办公室主管迟凯文出席活动并担任大赛评委。

西安交通大学第六届“公益之星”大赛自4月18日启动,开设主题赛道和创“益”赛道,吸引了众多在校同学、社团组织及公益项目小组报名参赛,经过前期材料筛选、评委初审及初赛、复赛的紧张角逐,最终共有15个主题赛道项目、4个创“益”赛道项目入围决赛。
答辩环节,项目负责人们逐一上台展示。评委们围绕项目落地情况与成果、如何合法进行公益募捐、如何打造公益品牌项目等问题进行提问,同学们一一作答,决赛现场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主题赛道选手风采

创“益”赛道选手风采

随后,去年获得第五届公益之星创“益”奖的“钢城movers” ——县城青年社会议题探索项目团队以视频的形式,向评委及观众们汇报了项目过去一年的进展与成果,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彩展示与激烈角逐,最终,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队、“携手并肩 你我同行”——“论道•长安”乳腺癌患者康复互助公益项目、“筑梦医心 护佑三农”公益项目、“医”带“疫”路健康相伴项目、儿童村项目获得主题赛道优秀奖,引航星途项目获得创“益”赛道优秀奖。

赵卫滨、陈静、王勤为主题赛道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李开贤、石晨晨为创“益”赛道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最后,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卫滨作总结讲话。他表示,“公益之星”系列大赛的举办为热爱公益的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鼓励、带动着更多师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交大的百年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鼎力相助,希望同学们将“饮水思源”精神传承下去,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社会发展,探索社会热门问题并对现有公益行为进行开拓和创新。教育基金会也会成为师生公益慈善事业的坚强后盾,搭建好社会爱心资源与学校师生之间的桥梁,让同学们成为科学技术的“弄潮儿”,社会精神风尚的“胡杨树”。

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增进民生福祉、惠及广大群众的事业,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社会风尚的引领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公益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时代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逐步成为了公益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青年,交大学子胸怀“国之大者”,积极融入祖国建设和发展,秉承公益理念,践行公益精神,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散发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