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脱贫攻坚在行动】马强:滚石成磨 我的“高光时刻”

发布时间:2021-01-27

从勇于担当的复转军人,到西安交大后勤保障部科员,再投身到平利县西河镇磨沟村任第一书记,短短数年,我经历了人生重要的两次身份转变。

即将三十而立的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于乡村生活环境以及风土人情都很陌生。2018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第三批驻村扶贫工作队遴选工作,刚刚组建家庭的我犹豫过、纠结过,但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人民军队给予的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又让我热血沸腾。现在回想起当初向组织递交申请,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三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选择,我觉得是无比正确的。

初到:不被困难吓倒

虽然去之前做过功课,但是真正到了磨沟村后,我才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宿舍没有卫生间,陕南的人的饮食习惯和方言这些都要很快适应。还好我当过兵,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我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对待工作与生活。

刚到村上,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白天遍访贫困户,深入了解磨沟的基本情况以及困难群众的内心诉求,认真讲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与帮扶措施,积极激发贫困人口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晚上加班加点,梳理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种资料和台账。

我和工作队很快摸清了磨沟村的基本情况,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还把西安交通大学一贯科学、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带到了扶贫一线,影响带动了村干部及其他队友的工作积极性。很快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成效,磨沟村扶贫相关材料归档和贫困户的户档资料,就成了全镇的学习模板。

开干:思路决定出路

在调研中我发现,村上虽然有几个产业大户,但都是以“专业大户+农户”模式运行,村集体作为主体在这些扶贫产业当中并没有出现。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内心十分着急,充分调研兄弟单位帮扶模式,根据磨沟村的情况,决定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设立磨沟村香菇大棚项目。

339cc321451cf1e9405f97995f88d64

目标确定了,但是资金又成了新的困难,我把村里的想法和规划及时向交大扶贫办主任做了详细汇报,努力争取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经过积极协调沟通,西安交通大学决定2018—2020年每年投入20万元作为香菇大棚项目的专项帮扶资金。

60万元的帮扶资金有了,就放手好好干。资金由村集体持有,入股食用菌合作社。村集体的股份由贫困户代持,并采用对代持贫困户保底分红的运营模式。

2019年下半年,香菇大棚正式开始出菇,9月起每天出棚量达2500斤至3000斤,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收益的扶贫速度。香菇生产创造新的劳动需求,有效解决了众多贫困户劳动就业问题,拓展了帮扶路径,增加了村民致富奔向小康的抓手和对好日子的盼头。

搭桥:扶贫热线也是健康热线

在一次例行走访中,我发现村民李某的女儿休学在家,通过交谈发现了孩子的精神状态异常。但是村民李某对孩子健康状况的认识不足,加之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送孩子就医。

我多方联系,以绿色通道的方式把孩子及时收治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治疗中心进行治疗,病情稍缓解后又转入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调养。

在医生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下,李某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生活。孩子正常了,家长愁眉舒展了。

75bac6e51a3d5bf74174c1e136e58c8

农村人看病的难处,我深有感触。经常给村民讲:“我从小在西安交大医学院长大,医学院的熟人很多,大家到一附院看病有困难找我,我的电话既是扶贫热线也是咱磨沟人的健康热线!”

有一次,我在工作中忽感头部不适,到平利县医院检查后,发现头部长有一个长度2厘米的肉瘤。因为当时的工作任务很紧,我在县医院做了手术后,当天便返回村中,继续开展扶贫工作,带领村干部查看因洪水损毁的农田和道路,查看贫困户的安全住房,组织大家投入灾后自救。村民们说我轻伤不下火线,是个好娃子。

在驻村一线,我时刻牢记党建扶贫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升村党支部在扶贫工作中的堡垒作用,着力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村党支部的不断努力,磨沟村党员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凸显。

短短六年,交大和磨沟村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始终心连着心,众志成城,战疫战贫,正如校长王树国2019年5月到村视察时所说,我们要加强与市县两级的沟通,交大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通过多种支持合作,助力安康市和平利县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作为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一份子,也在挥洒着自己的热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eefcab043cdc6fe4592550e8224e26

磨沟这个地方是传说中伏羲女娲滚石成磨之地,正是有了西安交通大学几批扶贫队员持续不懈的努力,这里的路通了,灯亮了,自来水入户了,山上的居民陆续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有了稳固可持续发展的集体产业。党的好政策和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通过最大的民生工程——扶贫工程,通过无数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演绎了新时代滚石成磨的佳话。回顾驻村帮扶这一路旅程,有辛酸苦辣,也有满满的成绩感,这将成为我平凡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文章来源:陕西网

报道链接:https://www.ishaanxi.com/c/2021/0120/1948531.shtml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