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公益传承】包林焌:公益之路,笃定前行

发布时间:2020-12-10

为传承和弘扬唐仲英先生慈善捐赠的精神事迹,秉承唐仲英基金会“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宗旨,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奖者系列采访专题。让我们一起回顾获奖学生感受及在校学习生活的心路历程,体味他们对唐仲英先生精神事迹的感悟与传承。

唐仲英先生:“人生的意义及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你尽力去创造、去奉献。”


【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奖者系列专题1】——西安交通大学能动A73学生 包林焌


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是精神上的认可与褒奖

不知不觉中,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已有三个年头,这三年中我对公益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不同于部分需要奖学金的帮助来缓解家庭经济上压力的同学,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一部分同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回想起刚刚收到奖学金时的情景,如同得到一笔不菲的零用钱,但是感受完全不同,这带给我的喜悦也远超后者。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奖学金对我来说更是精神上的认可与褒奖,是对我在学习与公益上做出的努力后的认可,也是对我日后成长与进步的激励。

公益,“天下为公”

我眼中的公益,是指不求回报对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弱势群体使其成长的过程。在我的理解中,公益是人类生存于社会之中交互的基本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从原本的人道主义帮助、扶贫救济等方式,延伸到了不求回报地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礼记》中提及的“天下为公”思想,便以现代化名词“公益”存在于我们身边。

我从前无法理解高调行善的行为,因为在我看来,高调行善与过度宣传与公益中不求回报的原则背道而驰。但是就客观事实而言,他们的行为确实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对公益行为的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公益精神,传播公益文化,对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受到帮助者或者社会反馈角度来说,给予行善者的赞誉等对社会公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能够带动行善者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个人善行的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公益者拥有一定知名度之后,可以引发社会公益的先锋效应,让公益蔚然成风。

公益之路,笃定前行

在我眼中,公益行为是可以被影响的,公益精神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而公益活动的宣传与各种荣誉褒奖,也是公益组织运营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我个人而言,我也不会辜负唐奖赋予我的公益使命,在公益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包林焌,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A73学生,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


唐仲英德育奖学金

自1998年起,唐仲英基金会先后在中国22所高校和吴江地区设立“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至今已奖励近万名品学兼优、热心公益的优秀大学生。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德育”命名的奖学金。德育奖学金不仅仅是对优秀学生给予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获奖学生组成爱心社团,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参与,共同开展一系列公益慈善活动。德育奖学金以慈善推动慈善,旨在增强青年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责任感,并带动身边的人积极投身公益,助人为乐,回馈社会。自西安交通大学设立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以来,累计资助2200余人次。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