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公益成效

项目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成效 > 唐仲英捐赠项目 > 仲英青年学者项目 > 项目动态 > 正文

仲英青年学者、前沿院鲁广昊教授团队助力推进秦创原总窗口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02

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3月30日,陕西正式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根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秦创原”总窗口设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西咸新区。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秦创原”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助力陕西追赶超越的引擎,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孵化器),与陕西省重要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协作,建设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共同致力于解决共性核心和关键技术,助力陕西省重点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西安交大仲英青年学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鲁广昊教授(中)与团队成员进行技术研讨

西安交大仲英青年学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鲁广昊教授团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原位断层光谱分析仪,并在配套的软件及算法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该成果为有机半导体器件中电荷分布及电荷输运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可在相关半导体产业上广泛应用。

成果虽然突出,但是鲁广昊专注于科研,在转化方面“办法”不多。“我们发现鲁教授的原位断层光谱分析仪项目前景不错,于是就进行了对接交流,协助他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商业模式、团队结构等进行分析讨论,并组织对接了秦创原春种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西安交大专职科技经纪人孙瑞庚说。

最终,鲁广昊选择了春种基金作为投资方,并签署了投资协议。“我们5月成立了陕西谱光微视科技有限公司,6月收到了春种基金的注资,目前正在向全国各相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产品。” 鲁广昊说,“借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孵化和推广,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多笔设备销售及服务订单,金额超过了100万元。”

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王文讲到,让鲁广昊教授等受益的“6352”工程是指通过汇聚“政产学研用金”6方面资源进入创新港,联合打造现代产业、未来技术和丝路国际3个学院(孵化器),完善政策、金融、服务、配套和法律5种生态环境,建设创投和交易2个平台,从而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截至9月底,西安交大校内科技成果已完成转化71项,其中64项在陕西就地转化并成立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额超过1.1亿元。其中,“低温液体膨胀机”“超宽禁带单晶金刚石”“中高端锂钠电池材料”等项目融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

据介绍,预计年底前,西安交大将有至少160项校内科技成果在陕就地转化,融资金额超过3亿元。“铜铬合金”“新材料中试基地”“物联网关键技术”等项目已进入协议签订阶段,融资金额均在2000万元以上。“我们将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秦创原建设。”王文说。

唐仲英基金会

唐仲英基金会由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于1995年出资设立,基金会秉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在教育、医疗和公益事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和卓有成效的资助活动。累计至今,基金会已在中国捐款数亿元人民币。多年来,唐仲英基金会向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累计40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开展。

仲英青年学者项目

为支持奖励有潜力且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优秀教师,推动高校人才引进、发展和培养工作,2017年,唐仲英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仲英青年学者”人才资助公益项目。每位“仲英青年学者”资助时间为三年,资助期内青年学者要承诺以己之长身体力行的从事公益活动,并协助基金会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截至目前,我校“仲英青年学者”项目已评选出三届青年学者,分布在理科、工科、医学、人文等各个学科。感怀于唐仲英先生及唐仲英基金会的社会责任感和慷慨行为,我校仲英青年学者自愿发起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薪火社,旨在凝聚学校仲英青年学者力量,弘扬公益文化,传播公益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交大青年学者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进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为公益事业发展贡献仲英青年学者力量。

内容来源:交大新闻网

内容编辑:教育基金会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