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3:00,基金会社教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基金会全体员工在钱学森图书馆参观了“永恒的记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西迁实物展”,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

西迁实物展讲解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一件件展品的西迁历史,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西迁故事。


迁校时,为了在西安更好地开展教学,学校决定将大部分教学用具包括图书一起随车西迁。1956年至1958年,图书、资料等分批次搬迁至西安。1956年5月,第一批6万册图书运抵西安,师生一起拆箱将图书分类上架。短短几天内整理出6万册图书,这不愧为一件壮举。



图书馆还展出了一部分西迁教师的家具,参观时了解到,很多西迁教师直到现在都用着当年带来的家具,同志们被西迁老教授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打动。
响应祖国号召,服从国家大局。交通大学西迁是国家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62年前交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之后,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甘愿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迁往大西北。“西迁”不仅体现了交大人“工业救国”的使命担当,也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站在新时代回看当年交大人的选择,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新一代交大人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