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芝麻粒历史文化基金
二、项目实施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三、项目简介
为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2019年,陕西芝麻粒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向西安交通大学捐资设立“芝麻粒历史文化基金”,用于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开展历史文化传承及相关工作。
《原富》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译名称,1897年由严复首次翻译引进国内,1902年由南洋公学译书院首次出版发行,这份珍贵的史料现存于我校档案馆。《原富》校阅稿作为百廿名校校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手稿距今已经有117年的历史,纸张脆化损伤严重,为尽快抢救珍贵档案,达到利用和延长其物理寿命的双重目标,特从对芝麻粒历史文化基金中支出资金用于手稿实体进行复制备份。
1.《原富》10卷本清稿本——即准备付诸排版印刷前的手写校对终稿10册。这是中国人最初了解认识西方经济学的翻译稿并带有严复等人校对笔迹的孤本资料,系镇馆之宝,曾经入选申请中国珍品档案文化遗产名录榜单名列中。
2.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的印刷体《原富》一部(1902年南洋刊本,一个厚本)。
3.《原富》目录索引、凡例等内容一本(1902年,左下角部分掉页、脆化、破损严重)。
经过调研,我校与陕西风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安第一分公司签订项目合同,委托该公司按以下程序实施复制出版:拆卷-无接触高清扫描-图像处理-色彩校色调色-制作PDF电子文件-装订还原-项目验收等工序。
四、开展时间及流程
该项目自2019年12月11日起至2020年04月30日交付电子版数据,包括整理未处理的原始数据文件(87.24G)、整理并处理的文件(81.84G)、用于出版印刷的四彩色数据文件(111.56G)及PDF文件(2451M)各一套,10卷本文件数量共计1342个。项目总金额98600元(大写:人民币玖万捌仟陆佰元整),全部由芝麻粒历史文化基金支付,支付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为对《原富》10卷本(清稿本)进行拆卷、无接触高清扫描、图像处理、色彩校色调色、制作PDF电子文件、装订还原等加工制作。
1.拆卷:
1)实物拆卷后按原装订孔用细针插入装订孔,固定保持原装订痕迹,以方便后期还原。
2)按照原书顺序逐页扫描后,立即放回在原针孔上,用细针固定并在电子文件上注明顺序页码。
3)整卷扫描完成后压平保证书籍不会在复原后松散。
4)按照原书页码及装订痕迹复原保证不会制造新的装订破损。
2.破损处理:根据原书的破损逐一按页码标注和注明破损,在破损处记录破损并拍照,在有掉字脱落部分以封透明袋子封装残破并夹在原页中,保证不遗漏丢失。每本书的破损均记录备案(拍照)-随实物原件扎在一起,以防遗失,并建立和打印破损报表方便核查及下一步修护工序的进行。
3.扫描数字化、装订还原:无接触高清扫描、图像处理、色彩校色调色、制作PDF电子文件、装订还原。
五、项目成果
为发挥我校档案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弘扬交通大学丰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助力双一流建设,自2019年10月起对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馆藏珍品——《原富》10卷本校阅稿,拆装制作高清数字版图书。
《原富》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译名称,1897年由严复首次翻译引进国内,1902年由南洋公学译书院首次出版发行,这份珍贵的史料现存于我校档案馆。《原富》校阅稿作为百廿名校校史的见证和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手稿距今已经有117年的历史,纸张脆化损伤严重,为尽快抢救珍贵档案,达到利用和延长其物理寿命的双重目标,对手稿实体进行复制备份。
10本书加工后完成五种不同功能需求的数据,列表如下:
数据类型 |
原始数据 (TIF) |
CMYK (TIF) |
RGB (TIF) |
JPG |
PDF |
功能用途 |
原始存档 |
四色印刷 |
复 制 (有样例) |
高 清 阅览 利用 |
快 速 浏 览 |
数据量 |
87.24 GB |
111.56GB |
81.84GB |
1770MB |
2451MB |
文件数量 |
164+192+169+127+154+114+138+128+64+92=1342个 |
10套 |
总数据量 |
284GB |

六、财务报告
支出时间 |
列支科目 |
列支金额(元) |
2020-05-20 |
复制费 |
96800 |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