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996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周凯敏
这是我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也是这篇捐赠故事的主题。
我叫周凯敏,西安交大96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
1996年8月底的一个下雨天,我坐着学校的接新大巴车,第一次进了学校北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灰色的中一楼显得很是破旧。一瞬间,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彷徨,差点落下泪来——这个大学校园怎么会这么简陋,我的志愿不会报错了吧?
是的,对于一个最远只去过县城的皖北农家子弟,那时的我,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西安交大的辉煌。
入学一个月后,逐渐从老师口中知道交大的实力:1995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西安交大排名第五,追溯到80年代,那个时候西安交大的实力仅次于清华,号称“工科榜眼”。
我这才知道,不是自己的志愿报错了,而是自己幸运地被母校选中了!

从此,我的人生,深深地打上了西安交大的烙印。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考上交大,我会怎么样呢?可能会在皖北老家像父辈那样当个农民,也有可能像同龄人一样到沿海城市去打工……
是西安交大让我改变了这种命运,也是母校给了我第二张身份证——交大人,我一生都深深地感激。
毕业之后,我踏上工作岗位,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有过辉煌,也有过深深的挫折。
我曾经是富士康第一批大陆课长,刚入职就位列“师五”职级,相对应的一位和我同年毕业的某名校管培生,也才仅仅师二。
我曾是第一批移动互联网创业者,2009年就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应用商店——噫嘻网;我也曾创办了国内最早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基于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的线上交易平台——摩街MobileStreet;我曾经是杭州《青年时报》第一任新媒体总监;我也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互联网+宅基地”乡村庭院众建平台——小庭院(注册商标)。
然而,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风险。时至今日,我也没有做成一家可以载入史册的互联网公司,甚至因为连续创业失败,让自己好几年都处于人生低谷。
在我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我依然保持信心。很多人不明白,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依靠,为什么我每次都有重新来过的勇气,这份底气从何而来?
现在我可以说了,我的底气来自于身后的母校——西安交大,也来自于母校给我的这张身份证——交大人!
这张身份证,不能保证我成功,但是一定能够让我免于流落街头。创业失败没关系,大不了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交大毕业证就是有着“硬通货”的功能(此处应该有一个笑哭的表情)。所以,我才能经历数次失败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再出发!
如今,我也凭着西安交大的毕业证,通过香港高才通计划,获得了香港的身份证,正在拓展香港事业版图。

——是的,母校给我们的太多太多,而我们回报母校的,又太少太少。
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天,事业成功之后,能够为母校捐一个小目标。所以,我一刻也不敢懈怠,为了自己,为了这个心愿,一直在努力。
如果有学弟学妹看到了我这篇小文,我希望你们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不要轻视交大人这个身份,它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要不断创新,超越自我,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为了母校,不断创造价值,哪怕在你最无力的时候,也要发出一份光,照亮身边的角落——记住,你是交大人,你有这个能力!
而当你有机会做更大的事情的时候,那就让这份光,更加强烈一些,照亮更大的世界!
因为,这是母校对我们的教诲和期待——为世界之光!发光吧,交大人!
兴庆校区座椅冠名项目(第二期)

应广大校友、在校师生的热切期盼和深情呼唤,我们以座椅为媒,以爱心为桥,启动“兴庆校区座椅冠名项目(第二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交大学子拓宽视野,提高自信,提升认知,增强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与发展自己。在此,教育基金会诚邀每一位交大人续写属于您的暖心篇章。
项目所募资金将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定制不同类型的游学和实践等项目,支持学生开展交流访学、创新实践、能力培训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