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经济与金融学院刘文俊同学将自己所获得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悉数捐出,支持西安交通大学“饮水思源,聚‘交’助学”公益项目,用以开展西安交大-柞水县“思源”乒乓球训练营,资助柞水县30名中小学生系统学习乒乓球,为柞水县4所中小学捐赠包括乒乓球台、球拍、乒乓球等在内的体育用品。

教育基金会尹承龙老师为刘文俊同学颁发捐赠证书
柞水支教,乒乓结缘
2022年8月,刘文俊作为西安交大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到了陕西省柞水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在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他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师,兼任乒乓球社团指导教师。初到柞水,刘文俊便被孩子们对乒乓球的热爱所打动。尽管条件有限,孩子们却怀揣着对国球的无限憧憬。于是,刘文俊成为了他们梦想的引路人,从零开始,教授他们乒乓球的规则、步法和技巧。

刘文俊在柞水支教期间开展乒乓球教学活动
2023年3月,商洛市第五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启动在即,柞水县教体局将青少年队的训练工作交由实验中学承担,刘文俊担任教练员。训练之初,受限于当地经济条件,孩子们既没有符合标准的乒乓球桌,也缺少趁手的球拍。所幸在当地乒协的帮助下,基本的训练条件得以保障。虽然8名小队员中有基础的不到一半,但孩子们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每天都早早来到训练场。孩子们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让刘文俊看到了希望的火花。6月,市运会召开,孩子们不负众望取得了男团第七名和女团第四名这一历史性的突破,随后的单打比赛中有三个孩子晋级了十六强,柞水县青少年队也因顽强拼搏的精神获得了“道德风尚奖”。

刘文俊作为教练员带学生参加商洛市第五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2023年暑期,经县乒协建议,刘文俊邀请交大乒协的同学来到柞水县进行体育支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与高手“切磋”的乐趣,更让他们看到了走出大山、实现梦想的可能。在与孩子和家长的交流中,刘文俊深刻感受到了经济条件对孩子们追求梦想的制约。于是,一颗公益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刘文俊在柞水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回归学业,心系公益
2023年9月,结束了支教工作,刘文俊回到了经金学院继续自己的学业。虽已不在柞水,但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却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成为了他心中最宝贵的回忆。
在学业上,刘文俊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和积极的科研态度。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创竞赛,屡获佳绩。然而,在刘文俊的心中,始终牵挂着柞水的孩子们和他们未竟的“乒乓梦”。

刘文俊参加第二届大学生基金知识大赛
国家奖学金,助力公益
去年十一月,刘文俊获评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笔奖学金对他而言,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实现心中公益梦想的契机。他决定,用这笔奖学金资助柞水的孩子们学习乒乓球。
在教育基金会、校团委和柞水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饮水思源,聚‘交’助学”项目,目前,刘文俊发起的西安交大-柞水县“思源”乒乓球训练营已正式开班。刘文俊表示:“希望在训练营这个平台,同学们能珍惜时间、刻苦训练、迅速成长,磨炼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课业学习,将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他还将与交大乒协、校队的同学们一起,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形式继续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更加优质的乒乓球课程,帮助孩子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而他,愿意成为那个为孩子们照亮前路的人。

西安交大-柞水县“思源”乒乓球训练营开班仪式
刘文俊的故事,是关于爱与奉献的赞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只要心怀善意、勇于担当,就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他的公益之心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乒乓梦想之路,也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用公益拓宽人生的宽度,让爱与希望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饮水思源,聚‘交’助学”项目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先后选派282名支教志愿者,奔赴内蒙古、西藏、云南、陕西等四省区多所学校,服务逾2万名学生。支教团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以行动和汗水为支教地持续贡献交大力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2年,在研支团成立20周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与研支团成员共同倡议成立“饮水思源,聚‘交’助学”众筹项目,以基金的形式汇聚爱心扶困助学,阐释交大人“饮水思源”的永恒深情。
项目自2022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思源悦捐平台上线至今,已有900余人次参与捐赠,部分善款已用于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学校学生奖助学金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