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捐赠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捐赠故事 > 正文

【捐赠故事】星移斗转四十载,捐资助学情满怀——访捐赠人王世绍教授

发布时间:2017-11-15

王世绍教授出生于1927年,西安交通大学原纪委副书记,他1947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0多年前因援建大西北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这一来,就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再未离去。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它奉献着毕生心力。

他一生勤俭克己,坚持捐资助学近四十年,捐资近百万。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与交大人的饮水思源之情。

其人:情系学子奉献一生

出生在上海的王世绍老师,来西安扎根已经60多年了,王老师一辈子俭省,从不请客送礼,甚至连子女结婚都没有嫁妆彩礼、喜糖酒席,以免铺张浪费。离休后,原本应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他却和老伴儿仇启真一起住进了鄂邑区的养老院,除了在食堂吃饭和采购必需的生活用品外,依旧勤俭节约,将退休工资悉数存下来支持教育。

说到捐资助学的缘起,王老师陷入回忆。几十年前,他积极响应国家干部下乡带领农村建设的号召,深入贫困地区,足迹踏遍整个陕西,当看到“一个人平均一个月连半斤米都吃不上”的恶劣情况,他忧心如焚,并且意识到贫困不能“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直接捐赠只是杯水车薪,只有捐赠教育,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是长远之计,才能带给国家富强的希望。

就这样,王老师的心从此深深地系在了贫困学子的身上。他积极了解希望工程的建设,先后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陕西省、西安市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及西安市工会特困子女助学,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与青海省、陕西子洲县及西安市的十几个贫困学生结对子等活动,资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他不仅捐钱捐物,还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善款的使用情况,希望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在了迫切需要帮助的学子们身上。

当问及为什么能坚持助学四十载,王老师说,“正确的事就一定要继续做。国家缩小贫富差距,教育是第一步。”王老师捐资助学的事迹,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还有对教育的尊重与传承。正因有像王老师这样的坚守与传递,国家的教育才能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改变无数贫困家庭的未来,给孩子们创造未来的希望。

其事:平淡之事不平凡

作为参与交大建设与发展的老交大人,王老师常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交大给的,我要把交大给予我的也一同传递给交大学子。”在饮水思源的交大精神和责任感下,王老师主动与学校基金会取得联系,直接捐助交大贫困学子,2010年起,王老师开始资助仲英书院3名贫困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助学金,并且连续资助四年。2014年至2017年,王老师更是逐年增加资助学生人数,今年已增加到同时资助12名贫困学生。已有90岁高龄的王老师,2006年曾检查发现癌症,虽然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了病魔,至今仍硬朗地冲在捐资助学的前列,但他仍然担心自己因为健康问题以后不能全身心投入助学事业。所以这一次,索性将毕生积蓄74万元悉数捐赠学校,助力交大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不因贫困使初升的梦想折翼。

王老师和老伴儿平时最开心的事就是读那些受捐学子们寄来的信件和明信片,通过这些明信片,他了解学生们的动态,知道自己的捐助真正帮到了他们,这就是最大的慰藉。去年春节,曾受王老师捐赠的一位交大学子,现在清华读研,想回西安给他拜年亲自表达感谢之情,王老师却心疼孩子来回花费金钱和时间,只好好地将这份心意珍存。受助学子们为表示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逢年过节都会给王老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送个祝福。一名受助学生还为王老师作诗一首:“无私奉献老党员,年已九旬尽笑颜。慷慨解囊助学子,乐善好施济善言。兢兢业业为党国,朝朝暮暮思杏坛。但愿先生福寿康,青史留名颂千年。”虽然文笔青涩,却充分体现了受助学子对王老师的感激与敬仰之情。

或许与一些企业家动辄捐款百万千万的善行相比,王世绍老师的捐赠数额并不壮观,但是对一个廉洁的共产党员来说,他捐出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省吃俭用来的,是个人的全部心血,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弥足珍贵。王老师说:“捐资助学已成为生活中平常的一件小事,就像起居日常一样,是他一生的习惯。”但就是这么一件看似普通的小事,他却坚持了快50年。有心人做事,小事也认真,终成大事。

其情:鹣鲽情深相濡以沫

2017年对王老师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不仅是他的九秩寿诞,11月4日,他的爱人仇启真老师也迎来了米寿之年。

王老师与爱人一生相伴扶持,同样是革命工作者出身的仇老师对他的公益行动也鼎力支持。回首几十年的爱情,仇老师与王老师相濡以沫,默默照顾王老师的生活,共同坚持捐资助学。几十年来,两人省吃俭用,甚至连一次生日都没有庆祝过。这一次,王老师决定为仇老师隆重地庆祝生日,将74万的捐款以共同署名的方式作为给爱人的生日礼物。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一辈子的爱情,就是风雨同行;一辈子的第一个生日,就是跨越甲子的深情。

相守相伴的60余载,王老师和爱人始终琴瑟和鸣,心意相通。如今住进养老院后,两位老人除了关心学子们的成长,阅读来信,还自学书画艺术,丰富生活。仇老师甚至自学了钢琴,经常弹琴作画。在书画的世界里,讲究的不仅是神韵和功夫,更是一种清雅的境界和坚毅的风骨,正如两位老人的一生,纯粹且赤诚。王老师的时光很慢,慢到一生就这样深情地爱一个人,慢到数十年坚持做了这一件事,却点亮了许多孩子的求学之路。

星移斗转四十载,交大的学子成长又离开,始终伫立的,有道旁高大的梧桐树,还有像王世绍老师这样纯净、一腔赤诚不求回报的交大人,交大的风骨,不灭的魂,守护着所有学子的无际人生。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