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青年学者”项目是小米公益基金会联合各高校基金会开展的公益项目,规划捐赠5亿元,覆盖100所高校,致力于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及科研人员,稳定支持在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潜心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根据“小米青年学者”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部)推荐、专家评审,我校共有20位优秀教师及科研人员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小米青年学者”。他们充满创新思维和青春活力,是我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
今年9月,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唐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孙晓龙出镜小米公益基金会教师节主题视频,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作为小米青年学者的心得与感受。
学者简介

唐伟,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青年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以及陕西省青年人才资助。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以及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三元正极材料(NCM、NCA)、液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锂/钠/钾离子电池以及通过电催化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等高值化利用。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20余篇,4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1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论文,文章总他引3000余次,h指数31。

孙晓龙,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0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和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致力于荧光传感和软物质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揭示并发展了分子内能量转移的传感机制;发展并建立了自循环信号扩增技术;建立并发展了普适性的单一活性氧检测方法;开拓并建立了拓扑结构转化的功能材料。研究成果发表于Chem. Rev., Nat. Chem., JACS.,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在Nat. Chem.上的科研成果,被Nature research chem. commun., X-Mol, 西安交通大学官网等新闻媒体亮点报道;发表于ACS Cent. Sci.的研究成果,被《泰晤士报》、福克斯新闻、人民网、参考消息等10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以通讯稿/视频采访的形式予以报道。
小米是国际领先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是用科技铸就美好社会的企业典范,也是心怀大爱、无私奉献、勇担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自2019年以来,小米集团、小米公益基金会与我校开展了多方位的合作,成立“小米学生工作室”,设立“小米青年学者”项目。今年,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小米公益基金会再次向我校捐赠设立“小米奖助学金”,鼓励培养高校科技人才。
小米集团简介
小米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立至今,小米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品牌之一,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并已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消费级AIoT(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平台。截止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业务已进入全球逾100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的使命是,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简介
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于2019年2月注册成立,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扶危济困及紧急救灾等领域持续开展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