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人文社科发展奖励基金分为肖云儒奖学金(针对学生)和肖云儒奖教金(针对教师)。从2017年开始,肖云儒奖学金每年和全校其他奖学金评定一起进行。从效果方面,与其他奖学金形成合力,奖励了学生中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肖云儒奖教金每年10月份在教师中单独评定,评选对象主要为青年教师,对鼓励青年教师专心学术,推动人文社科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王嘉新,河北张家口,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亨利);康德哲学及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及其传统(狄尔泰、柏格森)、中西哲学比较、传播理论。会议报告有:胡塞尔工作日(卢汶/科隆/弗赖堡胡塞尔档案馆):现象学与人类学,弗赖堡(德国),2015.01.15-2015.01.17。报告题目:胡塞尔晚期的质料概念:从本能的视角看(Husserls sp?te Idee von einer triebhaften Hyle);德国哲学年会:知识与价值,武汉大学,2021.6.18-20.报告题目:意识生命的本质与还原——胡塞尔和狄尔泰。著作有:Jiaxin Wang. Husserls Begriff der Hyle aus der Perspektive der Lebensph?nomenologie. Ergon Verlag 2019. (1. Edition 2019, ISBN print: 978-3-95650-525-6, Series: Studien zur Ph?nomenologie und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vol. 48. )论文成果有:朝向更完整的实在性概念:胡塞尔与舍勒论还原与实在,《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跨文化哲学的舍勒式开启——读张仁之《心性与体知》,《哲学分析》2020年,第4期。论胡塞尔“质料”概念的生命意蕴,《现代哲学》2021年,第3期等
2.吴鹏,哲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等课程,主要研究唯物史观、辩证法理论和社会政治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7项;在《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等CSSCI源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有2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曾获第二届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教学标兵等荣誉。
3.寇杰,男,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内容传播风控评估、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等方面研究。博一博二期间已在《情报杂志》、《中国编辑》等CSSCI、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等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7篇,在《陕西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平台发表理论文章2篇,多篇智库决策建言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采纳,作为核心骨干成员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18项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参撰著作《网络舆情概论》《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等,入选北京师范大学“2022京师暑期工作坊”优秀学员,学术成果在第十三届安徽省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2021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等会议上公开宣讲并获奖,多次获得优秀研究生、特等学业奖学金。
4.赵列,男,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社会信任等领域的研究。读博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中文CSSCI管理学A类期刊1篇,英文SSCI一区论文1篇;学业综合成绩始终保持专业名列前茅,在博二博三连续两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的荣誉表彰,获得肖云儒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等的综合奖励;也多次参加第八届东亚环境社会学国际研讨会、中国社会学年会和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公开作汇报;参与导师国社科重点项目研究报告的撰写,累积完成5.45万字。总之,始终坚持把科研根扎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紧紧围绕我国的教育振兴、移民发展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
5.景菖皓,男,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类美术学雕塑研究方向,2021年加入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研究生期间获得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等文艺奖项9项,参编教材《美术与世界》,多篇稿件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采纳,2021年参与清华大学“立言计划”,在校期间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社会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特等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