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交大西门建设基金
二、项目背景
2019年9月,创新港正式启用,各研究院完成整体搬迁工作,首批7千余名研究生入住开展学习生活。经学校领导审议,为增加创新港文化元素,加强港区整体人文建设,体现科技、自然、人文和谐共存的生态风光,特批在创新港涵英楼南广场开展饲养广场鸽工作,由保卫处负责。2019年10月,首批60余只广场鸽在创新港放飞。至2020年12月31日,“港鸽”数量已繁殖至200余只,现已初步形成规模,计划于2021年底,完成300只饲养目标。“港鸽”在港内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港区文化建设,氛围营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港区各大重要活动中频频现身,完美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创新港人文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三、开展时间及流程
开展时间:2019年10月首批60余只广场鸽在创新港放飞饲养。至2020年12月31日,“港鸽”数量已繁殖至200余只。
饲养流程:
1.鸽舍建设
鸽子在白天的时候,十分好动、十分活跃,而晚上就只是在鸽舍内好好的休息,所以就要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鸽舍,来强化他的恋巢性。要通风向阳啦,夏天的时候要让鸽舍凉爽一些、冬天的时候就要让鸽舍保持一定的温暖,还要常常的打扫、消毒,给它们一个清洁的环境。
2.鸽子食粮
食物是鸽子生存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如果要保持信鸽的身体状况和良好的飞行能力的话,就要根据它们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各种营养的需求,来合理的饲喂它们。以玉米、小麦等高能量饲料为主。另外保持饮水清洁和保健砂的供给。
3.鸽群健康
要注意鸽舍内的环境,常常检查鸽舍内的羽毛、粪便有没有异常,观察它们的食欲和状态,及时发现有没有生病,如果发现,就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及时配对
在鸽子长大进入成熟期后,会变的性情比较活跃,雌雄鸽也会互相追逐打闹,这时候就要及时的给鸽子配对。如果鸽子进入发情期后,还没有给配对,这样很容易造成鸽子走失,一般配对2-3天就可以成功。
四、项目成果
在涵英楼的广场上,成群结队的鸽子和师生在一起,有的鸽子落在师生的肩头,有的鸽子围着学生,有的鸽子在人脚下自由活动。
创新港港鸽的养殖已经成为港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港区文化建设,氛围营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港区各大重要活动中频频现身,完美的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创新港人文科技的内涵与外延。增加创新港文化元素,加强港区整体人文建设,体现科技、自然、人文和谐共存的生态风光。
校领导对港鸽饲养工作高度肯定,校领导表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陶冶师生情操的重要载体,也是整合教育资源、合力育人的重要举措。要高标准定位,在建设校园建筑、景观时要以生命、自然、灵动相结合,拒绝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科学有序、协同配合,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升校园品位,引导学生与高尚动人的灵魂对话,与人类文明交流对话。以此展示研究院的个性魅力与交大的办学特色,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精神支撑,提升全校教职员工的审美境界和文化品位,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将创新港办学传统、学科特色、现代元素、自然风光和象征和平的白鸽相融合,建设个性鲜明、品位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突出学术性、创造性、实用性、娱乐性的统一,使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中发挥作用。书记说:“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文化景观,一流的大学要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我们要在创新港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获得文化的熏习、审美的陶冶、情志的感化、行为的养成。”
创新港港鸽的饲养为师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之余增添了一道飞舞靓丽的风景,为创新港红顶黄砖的庄严建设群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色彩,为创新港人文景观建设增添了一群灵动飘逸的灵魂,这是创新港整体建设的点睛之笔。创新港港鸽已在师生的朋友圈、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与港鸽喂食、互动已成为参观浏览创新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五、财务报告
收入金额(元) |
支出时间 |
列支科目 |
列支金额(元) |
100000 |
2020-06-15 |
鸽舍改造 |
21906 |
2020-09-23 |
港鸽食料 |
4200 |
2020-11-26 |
港鸽饲养员工资 |
72000 |
西安交通大学保卫处
2022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