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公共卫生学院创新港建设
二、项目实施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三、项目简介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
2016年以来,依托公共卫生学院,创新港已组建全球健康研究院,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研究院下设系统科学与健康大数据研究所、慢性病预防控制研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环境与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拥有中澳传染病联合研究中心、西安交大-伦敦大学学院分子医学与地方病联合研究中心,设立大型全球健康实验平台、生物样本库、医学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为加快推进创新港全球健康研究院文化建设,推进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国际化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2020年马楠校友捐资10万元支持公共卫生学院创新港建设。
四、开展时间及流程
2020年8月至12月,在创新港全球健康研究院进行文化建设,具体流程如下:
1.成立文化建设小组,通过走访研究院负责人、研究所负责人、各教职工对全球健康研究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结合创新港校区现有的室内环境,确定文化建设的特性和优势,进行适当提炼、修改、调整,通过走访、实地调查,形成文化建设方案。
2.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筛选,搜集各研究所负责人对方案的意见建议,多次修改效果图和相关节点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
3.确定全球健康研究院Logo墙展示口号:公行天下,卫戍健康及相关英文翻译,搜集公共卫生学院成立至今重要历史照片,确定Logo墙照片信息,确定Logo墙整体设计。搜集全球健康研究院成立至今的重要文字、图片资料和专家信息,各研究所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科研成果、在研项目等信息,进行各展板版式设计。实地测量各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铜牌和实验室腰线设计。
4.与校内各部门相互协调,谨慎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工期技术施工,各工种交叉作业,在保证工艺和质量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穿插作业,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文化建设项目。
5.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成品保护工作,做到轻装轻卸,
6.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做到活完场清,不得遗留垃圾、不得污染已完成的项目,尽量避免和消除对教职员工和周围的影响。
五、项目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安交通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响应总书记号召,为加快推进创新港全球健康研究院建设,推进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国际化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特开展创新港全球健康研究院文化建设项目。
本次项目内容涵盖全球健康研究院Logo墙、展板、铜牌、实验室腰线等。其中Logo墙面积12米12×2米84,进行了底板施工,烤漆精工字安装,灯箱制作,历史照片展示等。展板制作涉及全球健康研究院及下设系统科学与健康大数据研究所、慢性病预防控制研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环境与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计算机房等。铜牌制作涉及各研究所名称,学院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地方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丝路区域地方病与健康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名称等。腰线制作涉及全球健康实验平台、生物样本库、医学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平台和学生研习室等。
在西安交通大学“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和医学部“兴医强国、艰苦奋斗、精勤育人、救死扶伤”抗战迁陕精神指引下,学院全力投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建设。遵循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办学定位,学院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办学优势,注重医管、医理、医文、医工学科交叉,瞄准全球健康发展前沿,对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结合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卫生、人群健康和疾病流行特点,广泛开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本次文化建设,展现了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研究院的文化特色、学科经典、学术前沿、科研水平、诗词文化和大师名家,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办公环境,提升了思想文化建设水平。有助于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财务报告
收入金额(元) |
支出时间 |
列支科目 |
列支金额(元) |
100000 |
2020-12-08 |
创新港文化建设 |
100000 |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