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目成果
(1)完成费城艺术博物馆藏北京智化寺智化殿藻井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同时采集的数据还包括:彩绘天花60件、木刻菩萨像2尊、罗汉像1尊、天王像1尊、智化寺碑刻拓片一幅、墙面壁画一幅。
(3)与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方就“昭陵六骏”、“响堂山造像”的合作研究开展工作会议,制定了具体合作计划,其中 “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与拳毛騧两件石刻,根据双方商议公式,原定2020年7月份开展具体的数据采集工作,后因疫情影响未能出国开展。
(5)完成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浮雕”纸本拓片的数据采集,并就该项目后期的合作研究与弗利尔美术馆馆方开展了工作会议,达成明确合作意向。
(6)完成北京智化寺智化殿、万佛阁室内空间三维数据采集工作,采用Faro70s激光三维扫描仪、数码相机对两方藻井所处的室内环境、颜色贴图、相关器物进行了高精度三维测量,并与项目参与方清华大学建筑系李璐珂教授团队现场讨论了采集数据的精度情况和后期应用研究情况。
(7)完成龙门石窟研究院藏2021块“帝后礼佛图浮雕残块”的三维数据采集、数字归档工作,对残片的雕刻信息、尺寸信息、颜色纹理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标注;随后完成了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帝后礼佛图” 残损壁面的三维数据采集工作,窟内的其他残损部位也进行了详尽的标注和记录。
(8)借助计算机完成“皇后礼佛图浮雕”造型线图的绘制工作,充分结合老照片、残壁现状、拓片信息以及残片信息对皇后礼佛图的全貌线稿进行了考证和提取,同时比对老照片对纳尔逊博物馆修复的皇后礼佛图浮雕进行了修补部位的剔除工作,确立了“皇后礼佛图浮雕”造型复原研究路径,即结合提取的轮廓线与残壁数据,用数控雕刻机器人系统对残壁及轮廓信息进行等比例的三维雕刻和标记,然后将打印出的残片参考轮廓线与照片信息进行比对和拼接。
(9)完成第二期资助项目的立项、到款及两名科研助理与一名劳务派遣助理的聘用工作,制定了更为系统和细致的团队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团队成员分工责任范围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