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信息公开

项目实施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项目实施总结 > 正文

2020年度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基金项目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1

一、项目名称

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基金

二、项目实施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三、项目简介

2016年是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也是交大西迁60周年和交大高电压技术专业成立60周年。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压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活跃于国内外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研究与制造、教学、国防科学研究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现在,这些毕业生中已有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知名教授、两院院士、美国总统奖获得者,也有一大批工作在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他们承担了众多国家、省部以及企业重要科研项目,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力和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2016年也是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始实施的第一年。交大高电压技术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正处在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为将高压专业建设为世界一流,在未来的五年(至2020年)乃至15年里(至2030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积极开展和快速推动,包括实验室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创新与发展等。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谋求发展空间,特成立“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基金”,下设教授基金、班级基金、企业基金等,向海内外关心高压专业发展的校友、各界朋友、企业等进行资金募集。该基金将主要用于学生奖助学金、教师关爱及奖教金、高压实验室工程建设、试验及办公场地装修、维修改造、试验及测试设备维修维护和购置、实验材料购置,以及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其他事项等。该基金将成立管理委员会,由捐款方代表、在校教师等组成,本着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基金管理,专款专用,每年公布基金使用情况,并随时接受监督。目前,“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基金”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邱毓昌奖学金;

2)严璋奖学金;

3)施围奖学金;

4)李彦明创新基金;

5)高压90奖学金;

6)高压93奖学金;

7)高绝94级奖学金;

8)高压建设基金。

四、开展时间及流程

基金开展的时间:

1)奖学金部分,从每年的12月初开始发布公告,接受学生申请,材料截止提交时间为12月20日左右。

2)李彦明创新基金部分,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进行宣讲,并接受全校范围的申请,材料提交的截止日期为12月底。

基金主要用于学生奖学金、教师关爱及奖教金、创新基金、高压实验室工程建设、试验及办公场地装修、维修改造、试验及测试设备维修维护和购置、实验材料购置,以及高电压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其他事项等。基金成立有管理委员会,由捐款方代表、在校教师等组成,本着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基金管理,专款专用,每年公布基金使用情况,并随时接受监督。

奖学金的申请办法:每年的10-11月份期间,由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向教研室或研究所(中心)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发布奖学金申请公告,学生可自由申请,需提交学习成绩单、科研成果列表及证明材料,并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提交至奖学金管理委员会。

奖学金的评定办法: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审阅每名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综合进行评定,并通过百分制打分的方式排名确定获奖学生名单。

李彦明创新基金主要鼓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个人或团队的原创性创新、创造、发明等,鼓励“异想天开”、“脑洞大开型”的创意项目或设想,电气工程相关的项目优先。项目应为个人或团队所独创的,不应与已有正在进行的项目(如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相关。具体流程如下:

1)项目评审专家小组的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收到基金项目的申报材料后,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类型、内容等,推荐组成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小组。小组成员优先但不限于从管理委员会及监事人员中产生,基本构成为:组长1名,副组长2名,专家6名。

2)项目初评、答辩及等级确定:由项目评审专家小组超过2/3成员进行初评,汇总意见后最终确定初评通过名单。通过初评的项目应准备项目汇报20分钟PPT,鼓励已有成品的带实物进行现场展示。项目评审专家小组根据PPT汇报及实物展示,对入围项目进行评价,经投票及协商后确定获奖级别。

3)项目奖励办法:本基金每两年组织一次项目征集及评选,获奖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奖励,奖励名额分配及额度由基金管理委员会确定。

[1] [2] 下一页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