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项目动态】杰出校友张月娥、李健重返母校,与越杰学子共绘成长蓝图

发布时间:2025-09-19

9月12日下午,西安交大杰出校友、普华和顺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越杰计划”校友导师张月娥,西安交大杰出校友、陕西国运慈善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健重返母校,在“越杰计划”交流中心与越杰班学子共话成长发展新机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出席活动,教务处处长王秋旺主持交流,越杰班各年级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这场充满启迪的座谈。

洪军副校长在开场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张月娥、李健校友专程返校、倾情支持“越杰计划”人才培养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越杰计划”凝聚了母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广大校友的深厚情谊,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精心打造的高层次平台。他寄语同学们珍惜这一宝贵机会,充分用好各类资源,精进学业,做好人生规划,拓展国际视野,锤炼跨界能力,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领军人才,未来以卓越成就回馈母校、服务国家。

校友分享:从工科到跨界,洞见未来人才方向

张月娥校友作为优秀企业家代表,结合自身学习与创业的宝贵经历,鼓励学生“打破学科边界,保持开放心态”。她强调:“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专业标签,而在于快速学习、跨界整合的能力。”李健校友则从科技创业角度出发,提醒同学们“关注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实践与思考。

互动环节:问出真困惑,答以真知灼见

在场学生就“是否应出国深造”“如何选择科研方向”“传统工科如何对接新兴行业”等问题积极提问。张月娥校友指出:“出国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建立全球视野和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差异。”她建议学生“既要看清国际格局的变化,也要找准自身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李健校友则鼓励学生“敢于尝试高风险、高回报的方向”,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

多元思维与职业选择:打破边界,定义未来

两位校友也强调了“多元思维”的重要性。张月娥校友表示:“未来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李健校友补充道:“工程师也要懂市场,科学家也要懂管理,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最稀缺的资源。”针对学生提出的“职业稳定性”问题,张月娥校友回应:“稳定不等于停滞,真正的稳定是能力的稳定、心态的稳定。年轻人更应关注成长空间而非短期安全感。”

校友寄语:心怀格局,做有准备的探索者

活动尾声,两位校友深情勉励越杰学子。张月娥校友强调:“你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交大、代表中国新一代青年的面貌。要有底气、也要有格局。”李健校友则鼓励大家“多做‘有谱的冒险’——既要敢于尝试,也要做好充分准备。”

凝聚校友力量,共育时代新人

本次交流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人生指导,也进一步强化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纽带。“越杰计划”持续借助杰出校友力量,为学生搭建与行业领袖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向新台阶。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蒲忠杰、张月娥心系母校发展,资助发起“越杰计划”,创办越杰班,凝聚众多优秀校友力量,开创了独树一帜的“校友+”公益教育实践新模式。“越杰计划”为班级学子提供丰厚的高额奖学金和赴世界顶级高校或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交流学习的机会。入选“越杰班”的每一位学子均可获得基础奖学金6万元及不同额度的国际交流奖学金;表现优异者可获得累计42万元奖学金——国内高校最高单项奖学金。“越杰计划”实行杰出校友导师与知名教授学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杰出校友班主任和学校教师班主任相结合的双班主任制。校友导师由著名科学家及院士,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及知名上市公司成功企业家,和其他领域担任重要社会职务的杰出校友组成,以导师优秀的品质化育学生成长,解决“越杰”学子在校学习、科研、生活、社会实践等环节遇到的问题,并跟踪开展职业发展支持。

文:“越杰计划”项目办公室

图:教育基金会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