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思·享+”——交通大学·校友大讲堂第三期在兴庆校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部、基金会、学工部(处)、研工部、团委、宣传部等,联合北京、深圳、上海、西安等校友会共同发起,旨在搭建校友与母校师生深度对话、情感共鸣的桥梁,凝聚校友力量,传承精神火炬,开拓学子视野,启迪未来栋梁——即“传薪火、观世界、知未来”,让卓越校友的真知灼见为在校师生开启认知的新窗、点燃思想的火花。
本期活动以“时代的答卷”为主题,邀请1980级经济与金融学院校友,博士、高级会计师吴建斌,1994级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校友、自然创造CEO陈力,1996级公共行政管理专业校友、导演曾海若三位杰出校友重返母校,分别从时间管理、环保创新、影视创作领域,为交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启迪思想、拓宽视野的精彩分享。
PART.1

吴建斌校友以“你的时间够用吗?”为题,分享了在多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时间管理心法。作为曾任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执行董事/CFO的资深财务专家,他同时身兼作家与摄影家身份,出版近三十部著作,并荣获中国摄影金路奖。

他从个人实践出发,提出高效管理时间的四大方法:明确关键目标并分配80%时间、对长期目标作出系统性安排、坚持记日记与写作以形成习惯,以及尽可能选择“一举多得”的事项。他还强调了两大底层支撑逻辑——高度自律和定期复盘,以此实现对时间的动态平衡与有机管理。他鼓励同学们以规划驯服时间、以行动激活效能,从而在有限时间内拓展出更丰富的人生维度。
PART.2

陈力校友以“生活的三道选择题”为题,分享了自己从交大毕业后的多元职业路径与人生思考。他从一名大厂的海外经理,转型为致力于环保创新的创业者——通过黑水虻生物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并生产昆虫蛋白应用于宠物食品与化妆品等领域。

在演讲中,他抛出三个深刻的人生选择题:是成为“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是为财富工作还是为热爱努力?是像树一样扎根一域,还是如飞鸟不断变换赛道?陈力结合自身跨越家电、教育、农业与环保行业的丰富经历,鼓励同学们勇敢追求真正热爱的事业、在不断尝试与坚持中成长为“大鱼”,并以亲身实践展现出交大人将专业知识创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担当。
PART.3

曾海若校友则以“不是学影视的,可以当导演吗?”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公共行政管理专业跨行成为导演的曲折与收获。他回忆在交大图书馆与电影结缘的经历,并分享从拍摄校园话剧、创作剧本到进入纪录片与电影行业的逐梦过程。通过拍摄《第三极》《众神之地》等作品的亲身经验,他强调导演的核心能力并非科班背景,而是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与他人的真诚连接以及拥有独特的个人视角。

他鼓励同学们珍视生活中偶然获得的“线头”——那些激发灵感的碎片瞬间,并勇于以创新和坚持编织成属于自己的作品。他的分享生动诠释了“热爱与坚持可破门槛”的道理,为有志于跨领域发展的同学带来深刻启发。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校友们不仅畅谈职业体验与人生感悟,还与现场同学积极互动,解答了交大学子们关于职业规划与个人成长的诸多疑问。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从校友们真实的成长历程与人生选择中获得了深刻启迪,更从他们真诚的分享中汲取了面对挑战的智慧与坚持热爱的力量,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为交大学子未来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交大力量树立了坚定信心。

“思·享+”——交通大学·校友大讲堂将持续邀请更多优秀校友重返母校,分享他们的行业洞见与人生智慧,为广大师生不断呈现更多高质量的思想盛宴,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为西安交通大学迈向新的辉煌注入强劲动力!
图文:校友部 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