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公益之星”大赛正在进行中!

发布时间:2024-05-09

“饮水思源”是交大的光荣传统,无数交大学子在走出校园后仍能不忘初心,关爱母校,热心公益事业,助力学校发展,赢得了广泛赞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增强交大学子“饮水思源”的回馈意识,推进学校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举办第七届“公益之星”大赛。大赛旨在评选出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在校内外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有积极社会影响的个人与志愿服务项目,营造浓厚的校园公益氛围,传播公益文化,展现交大青年公益力量,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基

(一)大赛时间

2024年5月底

(二)大赛主题

益青春,益起行

(三)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

二、赛

结合前六届大赛举办经验,本届大赛拟开设优秀个人、优秀项目团队、创“益”项目三个主题赛道。

(一)个人赛道

第七届 “公益之星”个人赛道拟奖励优秀个人10人,获奖个人均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3000元公益活动资助经费。

该赛道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13类主题申报,具体分为:

1.乡村振兴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关爱、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广泛开展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创业指导等公益项目。

2.环境保护

围绕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大力实施“秦岭、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开展绿色生产、低碳生活、节约能源、治污降霾等公益项目。

3.文明实践

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公益项目。

4.关爱少年儿童

围绕少年儿童需求,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监护指导、心理疏导等公益项目。

5.助老服务

以空巢老人、残障老人、患病老人等老年人群体为帮扶对象,积极弘扬孝老敬老社会风尚,开展健康义诊、反诈防骗、心理服务、法律援助、医疗保健、养老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公益项目。

6.阳光助残

依托康复机构、托养机构、就业培训基地、特殊教育学校、助残站点和残疾人家庭等,建立“结对+接力”的工作机制,为残疾人特别是残疾青少年提供关爱帮助的公益项目。

7.卫生健康

开展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恤病助医类公益项目,以及健康促进、健康扶贫、疾病防控、心理援助、康养医疗、卫生宣传、家庭关爱等领域的公益项目。

8.应急救援与防灾减灾

围绕健全社会应急体系建设,开展针对突发性、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开展应急救援、减灾救灾知识宣传、避险自救技能培训、灾害救助等志愿服务项目。

9.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

以社区为阵地,围绕社区居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完善社区治理功能,开展家政服务、文化艺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公益项目。

10.节水护水

依托陕西省评选出的15条幸福河湖,组织广大学生、职工、志愿服务团体等开展“我为母亲河复苏添力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乡村等地,开展水安全知识普及、节水护水宣传、水环境社会调查、水资源生态考察、水体净化、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公益项目。

11.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

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网络文明引导、景区服务、旅游引导、讲解等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文化传承;通过协调制作志愿服务宣传的歌曲、动漫、MV、公益广告等文化产品,积极组织、承办志愿服务文化旅游类活动,积极参与保护、传承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项目。

12.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和提供法律援助,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学法、用法、遵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开展法治教育、青少年自护教育、职业培训、行为矫治、临界预防、禁毒预防等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公益项目。

13.其他

以上各种类别范围以外的,以青年或青年社团为实施主体的公益项目(社会管理、赛会服务、交通保障等)。

(二)项目团队赛道

结合本次大赛主题,第七届 “公益之星”项目团队赛道拟按5类申报主题奖励优秀项目5组,每类主题评选优秀项目团队1组,获奖项目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6000元公益活动资助经费。

5类申报主题具体分为:

1.最佳宣传奖

全校从事各类综合性多领域服务的公益项目团队均可申报该奖项。申报该奖项需提交一份不少于5分钟的公益项目介绍视频短片,视频短片需要从各方面介绍该项目及对项目的未来规划。最佳宣传奖的获奖项目在获得公益资金支持的同时,将参与本年度学校与其他省内高校开展的公益项目交流活动。

2.最佳支教奖

该奖项仅对全校支教类公益项目团队开放申请,旨在奖励优秀支教社团持续开展支教服务,弘扬“饮水思源”精神。

3.最佳社会奖

该奖项面向全校围绕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开展公益项目的团队开放,具体的服务内容为老年人关爱、青少年关爱、社区相关服务等。

4.最佳健康奖

面向城市、乡村所展开的健康咨询、健康问诊义诊、疾病知识宣传等相关主题项目。

5.最佳综合奖

该项目针对全校开展综合类公益项目的团队开放,申请条件为项目团队开展多个领域的综合公益志愿服务,在社会有一定的认可度和良好反响。

(三)创“益”赛道

设“最佳创‘益’奖”1名,获奖项目将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6000元公益奖励金。根据公益项目后续具体实施情况,经相关部门论证,项目队伍可获得最高50000元的公益活动资助经费。(注:参评创“益”赛道的项目不能同时获得主题赛道奖项,如本届创“益”赛道申报项目未达到相关评选标准,可轮空延至下届大赛继续评选)。

三、时

1.项目申报(5月17日前)

各参赛个人、项目团队应于5月17日前将电子版(报名表和相关材料)压缩后发送至指定邮箱xjtuzhiyuanzhe@163.com命名为“个人赛道/项目团队赛道/创“益”赛道+姓名+联系方式”纸质版提交至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团委院子进门右手边楼梯下)。(注:电子版文字材料请提交word版)

2.网络投票

教育基金会和团委官方微信号制作并发布投票推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相关通知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网站、“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和西安交通大学团委、西安交大志愿者基地微信公众号。

3.专家复评

教育基金会和团委组织专家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按创意度、可行性、执行力、持续性、影响力各20分,总计100分进行评分。

4.决赛名单

教育基金会和团委基于“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得分总和,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布主题赛道、创“益”赛道入围决赛名单,名额分配如下:

5.项目答辩

由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组建公益项目专家组,根据初评结果,组织入围项目进行路演或答辩,确定获奖项目。

2024 · 公益之星

四、提

(一)个人/项目团队组

1.填写《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公益之星”个人赛道报名表》/《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公益之星”项目团队赛道报名表》。

2.附300字以内的网络宣传材料,图文结合,参与项目团队赛道“最佳宣传奖”主题申报的团队需附宣传视频。

3.相关公益活动照片、获奖证书、工时证明等支撑材料。

(二)创“益”赛道组

1.填写《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公益之星”创“益”赛道报名表》

2.项目策划书。包括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可推广性、受益范围,字数不少于1500字。


扫码获取附件,欢迎您的参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