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我校仲英青年学者王瑶教授荣获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发布时间:2023-03-30

王瑶,西安交通大学仲英青年学者,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与影视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科幻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文学评论》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著有《未来的坐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科幻论集》,201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届“十大学术新人”,2022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

3月25日,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科幻世界》杂志社与荥经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多项瞩目大奖陆续揭晓。我校王瑶教授(笔名“夏笳”)的作品《灵隐寺僧》荣获“最佳短篇小说奖”。

在教学科研之外,王瑶教授以笔名“夏笳”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多年,曾七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四次入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已出版作品《九州·逆旅》(2010)、《关妖精的瓶子》(2012)、《你无法抵达的时间》(2017)、《倾城一笑》(2018),A Summer Beyond Your Reach: Stories(2020)等。作品被翻译为英、日、韩、法、俄、德、藏、波兰、意大利、捷克、芬兰等多种语言。2015年,她用英文创作的小说“Let’s Have a Talk”发表于世界知名科学杂志《自然》中的科幻短篇专栏。2019年,《爱的二重奏》发表于中国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人民文学》。

中国科幻银河奖最早由科幻世界杂志社于1985年创办,历经38年历史,助力中国科幻写作从稚嫩走向成熟,获奖作品及作家代表着中国大陆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灵隐寺僧》是王瑶第八次摘得银河奖桂冠。这篇小说是她近年来正在创作的系列作品《中国百科全书》中的一篇,英文版于2020年首发于麻省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年度科幻选集Entanglements: Tomorrow’s Lovers, Families and Friends,中文版发表于《科幻世界》2021年第12期。《中国百科全书》探讨技术变革对于近未来中国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各篇故事之间分享一套共同的技术、人物与世界设定。《灵隐寺僧》是一个发生在佛寺里的赎罪故事,将佛教因果和高科技、人性、犯罪等因素集合在一起,探讨了大数据信息泄露、社交媒体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所带来的伦理与道德危机。当现代社会把每个人都包装成一个空前独立和自主个体的时候,会让人们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视而不见,从而忘记每个人对“众生之苦”都负有普遍而严峻的道德责任,忘记“我即他人,人皆众生”。小说中也展现了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促进社会公益,如何帮助人们对于“他人之痛”感同身受等议题。

由于院系工作的缘故,王瑶当晚未能到场领奖。在现场放映的致谢短视频中,她表达了四点感想,分别是错愕、喜出望外、遗憾和羞愧。她提到,自己从2004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到现在已将近20年。这些年因为教学科研工作忙碌,小说创作的时间很少,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坚持创作,再创佳绩。

除科幻研究与创作之外,王瑶同样致力于将自身的创作和科研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她认为,新时代呼唤具有跨学科素养的人才,人文教育应向其学科传统之外的文学与文化现象保持开放,鼓励各种跨越边界的实践,不断探索“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向。在立德树人方面,她自2014年入职交大以来,先后开设了“科幻与想象力”“创意写作”“影视创作”等多门本研课程,受到各专业学生欢迎。她指导多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对科幻文学、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纪录片等新兴文艺现象展开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她所指导的研究生戴思宇获得2021年校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李锦华硕士毕业后赴香港理工大学继续从事科幻研究,牛煜琛于2022年获得“未来科幻大师奖”三等奖,并出版了科幻长篇小说《地球大龟裂》。

在校园文化方面,她从2014年开始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科幻协会的指导教师,由于疫情等原因,协会曾于2020年解散。2022年4月,科幻协会在她的支持帮助和西交科幻迷们的努力下重建,以“崇尚科学,发挥想象,振兴科幻”为宗旨,举办了科幻书评、科幻观影、读书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协会立足西安、面向全国,于2022年暑期成功举办第一届“星痕杯”高校联合征文,累计收到各类稿件百余份。2023年3月,协会主办的“《流浪地球2》西安高校联合观影活动”吸引了西安市12所高校300余名同学参与,是自2004年北京“奇幻之夜”以来全国高校科幻协会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线下活动。目前协会正筹备申报2024年的银河奖最佳科幻社团奖。

唐仲英基金会

唐仲英基金会由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于1995年出资设立,基金会秉持“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在教育、医疗和公益事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和卓有成效的资助活动。累计至今,基金会已在中国捐赠数亿元人民币。2003年至今,唐仲英基金会在我校累计设立资助多个项目,包括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唐仲英书院建设基金、仲英青年学者、爱心社活动资助、中国濒危泥塑彩绘艺术遗产保护现代技术集成应用研究项目等,捐赠资金50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我校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开展。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