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9日晚,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首届辩论赛半决赛在丝路大讲堂顺利举行。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辛晓红,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国运杯”辩论赛项目团队成员刘峰,《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课程负责人曹耿献等出席活动。团队成员《钢琴表演艺术》课程负责人文茹老师主持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队教练陆卫明,西安交通大学辩论队教练、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国际辩论赛常驻评委张爱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兼职副院长王伟,宝洁(中国)营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97级交大电信学院校友、99年交大校辩论队成员暴蕾担任评委,进行现场专业点评。
辩手们分别围绕“技术正在拯救/毁灭艺术”与“当今时代更需要文化创新/传承”两个聚焦当下社会热点的辩题展开辩论。上半场正方二辩薛著勋、反方三辩孙健楠,下半场正方四辩孙一诺、反方三辩汪新哲荣获“最佳辩手”,下半场主席邓淇徽同学获“最佳主席”称号。本场比赛使用陕西省天地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郑庆华团队自主研发的SkyClass直播平台和丝路新影工作室哔哩哔哩平台进行直播。据悉,有近7000人次通过校内直播平台观看此次辩论赛。该比赛在中华网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达20余万。




在上半场辩论赛中,8位同学就辩题“技术正在拯救/毁灭艺术”展开激烈辩论。双方就技术的定义、科学技术对现代文物修复的价值、AI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艺术灵感的来源与去向、艺术的功用与价值等当下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辩论,深化了同学们对于技术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暴蕾对本场辩论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几位辩手的精彩发言,也对辩手们提出了建议与改进意见。


下半场的辩论赛中,8位辩手就辩题“当今时代更需要文化传承/创新”展开激烈辩论。正方辩手提出文化离不开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血脉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坚持传承。反方辩手认为文化创新是文化竞争力的源泉,相较于文化传承的保护与继承,文化创新兼容并包、学习进取,在当代社会更能提高文化竞争力。
王伟对本场辩论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八位参赛同学的精彩表现,提出同学们的辩论应该更加抓住辩题关键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切入,有利于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并对同学们决赛的精彩表现表示了期待。


最后,张爱萍对比赛进行总结。他指出,优秀的辩论队员应该具备三个重要特质:思考充分、表达清晰、沟通温和,并结合本场辩论赛对这三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辩论赛由校友李健、辛晓红伉俪创办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发起并捐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人文学院、教务处主办并全程支持,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国际辩论赛知名评委韩鹏杰教授担任项目总策划和总负责人。“国运杯”辩论赛项目旨在继承西安交大辩论赛的优秀传统,充分发挥辩论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融入课程思政内涵,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
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于2008年11月27日在陕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该基金会是由李健、辛晓红夫妇个人捐资设立,旨在“为更多人提供教育机会,为更多家庭提供改变生存状况的机会,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秉承创始人“教育改变国运,学习改变命运”的口号,从事教育公益慈善事业。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领学生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2015年起,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先后在我校捐赠设立“国运交大——青年领导力”“国运杯”辩论赛项目,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借项目展现自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公民精神与道德推理能力、全球视野与中国文化素养、团队组织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生涯规划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