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激励交大学子胸怀“国之大者”,融入祖国建设和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举办2022-2023学年第五届“公益之星”大赛,旨在评选出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在校内外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有积极社会影响的组织和个人,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青年热情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项目主题
青春献礼二十大,同心创“益”志愿行
二、参评对象
长期热心公益、投身公益的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在校学生、公益社团及公益项目组。
三、赛道设置
(一)个人赛道
设“公益之星”(个人)10名,获奖者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3000元公益活动资助经费。
(二)团队/项目赛道
设“公益之星”(团队/项目)4组,获奖团队/项目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6000元公益活动资助经费。(注:团队/项目成员不少于6人)
(三)创“益”赛道
设“最佳创‘益’奖” 2名,获奖项目将获得校级荣誉证书及10000元公益奖励金。根据公益项目后续具体实施情况,经相关部门论证,项目团队可获得最高50000元的公益活动资助经费。同时,项目成员可优先加入思源悦捐志愿团队。(注:参评创“益”赛道的项目不能同时获得团队/项目奖项,如本届创“益”赛道申报项目未达到相关评选标准,可轮空延至下届大赛继续评选。)
四、评选标准
(一)个人及团队/项目赛道
1.个人或团队/小组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类公益志愿活动,能够组织带动周边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活动效果好;
2.组织、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典型性与突出性,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3.事迹真实有效,经历具有感染性,能引起广大师生的情感共鸣;
4.项目要建立可持续模式和下一步实施计划、长远目标,对所解决的社会问题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注重构建保证项目持续发展的资源体系;
5.团队/小组可不以公益社团为单位进行报名,以公益项目团队为报名单位;
6.近三年已获评“公益之星”的个人、项目及团队,不再重复表彰。
(二)创“益”赛道
1.热心公益事业,有公益创意项目方案的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在校学生、社团组织及公益项目小组;
2.项目可行性,项目策划须考虑在预定的时间、人力、资金范围内的综合实际情况,罗列具体实施方案,设定切实可持续执行的项目目标;
3.项目创新性,对以往未受到足够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创新探索,或对现有公益行为的拓展、创新;
4.创意受益范围最优化,参赛项目通过科学规划,用有限的奖金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公益项目。评审团队会通过测算资金、时间投入的额度与其产生的可预见的社会价值之间的比例评选出获奖团队;
5.项目可推广性,突出公益项目的比较优势,项目模式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6.曾获评“公益之星”的项目及团队,不再重复表彰(可以新项目申报)。
五、活动时间安排
(一)自主报名
10月17日至10月27日24:00点,个人和团队填写申请表,并上交相关材料,将电子版命名为“个人组/团队项目/创“益”赛道+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xjtuzhiyuanzhe@163.com,纸质版提交至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团委大院进铁门右手边楼梯下)。(注:电子版文字材料请提交word版)
(二)网络投票
10月31日至11月2日24:00点,教育基金会和团委官方微信号制作并发布投票推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相关通知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网站、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和西安交通大学团委、西安交大志愿者基地微信公众号。投票排名按以下标准折算为分数。
(三)专家复评
10月31日至11月2日,基金会和团委组织专家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按创意度、可行性、执行力、持续性、影响力各20分,总计100分进行评分。
(四)决赛名单
11月5日,教育基金会和团委基于“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得分总和,于微信公众平台公布个人组、团队/项目、创“益”赛道入围决赛名单,名额分配如下:
(五)现场答辩
拟定于11月12日在兴庆校区丝路大讲堂举行决赛,选手需准备PPT参与现场讲述和问辩。
六、材料要求
(一)个人组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五届“公益之星”个人报名表》(附件1);
2.个人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要介绍,公益事迹介绍以及公益服务活动的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另附200字以内的网络宣传材料,图文结合;
3.个人相关公益活动照片,获奖证书,工时证明等支撑材料。
(二)团队/项目组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五届“公益之星”团队报名表》(附件2);
2.主要事迹材料。包括200-300字志愿服务项目简介,1000字左右上一年度团队项目详细实施情况以及项目特色,500字左右团队未来发展规划。另附300字以内的网络宣传材料,图文结合;
3.团队/项目相关公益活动照片,获奖证书,工时证明等支撑材料。
(三)创“益”赛道组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五届“公益之星”创“益”赛道报名表》(附件3);
2.项目策划书。包括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可推广性、受益范围,字数不少于1500字。
联系人:
刘雅静13934201542
杨易 13997298191
附件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uwMubsutJFshsXJELvnEg?pwd=hhr4
提取码: hh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