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校友捐赠1100万元激励科研人员勇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1-11-01

10月28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校友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助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装备研制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我的捐赠,希望起到‘种子’的作用,引起社会的响应,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黄旭华院士说。

据悉,目前,黄旭华院士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逾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业。

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捐赠仪式

中国船舶七一九所,遵照黄旭华本人意愿,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该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黄旭华院士在捐赠仪式现场讲话


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靠算盘打出核心数据

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34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核潜艇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为加快研制进度,第一艘核潜艇采用的是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的特殊方式。第一代核潜艇人用自创的“笨办法”,靠着一把算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中国核潜艇立项3年后开工建设。2年完工下水,4年后正式入列,速度之快,震惊世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世界首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日子,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尽管试验前整整做了三个月的建造复查,黄旭华和所有参试人员,依然要面对巨大压力。看到这个情况,年过花甲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

黄旭华深潜归来

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这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单位领导得知后,劝黄旭华不要亲自深潜,但他却坚持参加。“深潜不是冒险,我对它有信心,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事实证明,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都达到了预期,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随同首艇一起深潜也成为佳话。

传道育人“我现在的责任是当好啦啦队长”

由于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从1958年到1988年求索的30年,也是黄旭华隐姓埋名的30年。父母多次写信来问他,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他总是避而不答,直至父亲去世,黄旭华都没有给出答案,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他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如今,我国核潜艇发展正在大步向前,黄旭华最牵挂的是,核潜艇研制事业的人才培养,年逾九旬的他曾说,“虽然我现在年龄大了,已经退出一线但我感觉我的责任并没有完我现在的责任是给新一代当啦啦队长,给他们鼓劲儿”。

黄旭华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一起

黄旭华,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担任我国核潜艇工程第一代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了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先后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是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的先驱者,领导实现了我国核潜艇装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壮举。他为我国新一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未来核潜艇的探索赶超奉献了毕生精力,是我国核潜艇科技战线不可多得的战略科学家。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及成就奖等荣誉,2019年获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共和国勋章。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内容编辑:教育基金会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 陕ICP备06008037号

电  话 :029-82661921 传真:029-82668262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 710049

技术支持与维护: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